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 年 1-12 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九江市所辖 13 个县(区)共计 30339 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脊柱侧弯筛查。被测学生及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由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中小学生;精神状态良好。
排除标准:伴先天性脊柱畸形;其他病症累及所致脊柱弯曲。
1.2 方法
所有中小学生于 2023 年 1-12 月接受脊柱侧弯筛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检查,指导学生充分暴露背部,两腿自然站立,手臂下垂,明确躯干对称与否,且观察双侧肩、肩胛下角等是否等高,测量胸腰段、胸段、腰段对称与否,各个棘突连接线是否在后正中线等。上述各项有 1 项阳性,则开展 Adanm 向前弯曲测试。测试方法,受检者需暴露背部,双足并拢站立,双膝伸直,双臂自然悬垂;躯干自腰部开始向前弯曲直至背部达到水平面,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沿水平面观察其脊柱、胸廓及腰背部有无异常变化;当学生弯腰触摸自己脚趾时,若出现肋骨隆起的情况,则表示 Adam 征阳性。此外,可进一步通过脊柱 X 射线片的 Cobb 角进行判断,若 Cobb 角≥10°,即可确诊为脊柱侧弯。将所有中小学生筛查数据经 Excel 软件统计,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1.3 观察指标
(1)脊柱侧弯发生情况。统计抽取的 30339 名中小学生检出脊柱侧弯情况及分级。Ⅰ 级,Cobb 角 <20°;Ⅱ 级,Cobb 角为 20°~40°;Ⅲ 级,Cobb 角> 40°。(2)不同性别脊柱侧弯情况。统计男性与女性脊柱侧弯发生情况。(3)不同年级学生脊柱侧弯情况。统计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脊柱侧弯发生情况。(4)不同地区脊柱侧弯情况。统计 13 个县(区)脊柱侧弯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²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脊柱侧弯总体情况
30339 名中小学生接受检查,有效检查 30022 名,脊柱侧弯检出 575 例,占比为 1.92%(575/30022);脊柱侧弯 Ⅰ 级 156 例(27.13%),Ⅱ 级 193 例(33.57%),Ⅲ 级 226 例(39.30%)。不同脊柱侧弯分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脊柱侧弯分级数量 / 例占比 /%
Ⅰ 级15627.13
Ⅱ 级19333.57
Ⅲ 级22639.30
Z 值----19.195
P 值----<0.001
2.2 不同性别脊柱侧弯情况
30339 名中小学生接受检查,其中男性检查人数 16518 名,有效检查人数 16241 名;女性检查人数 13821 名,有效检查人数 13781 名。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共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男性 296 例(51.48%),女性 279 例(48.52%)。男性脊柱侧弯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性别脊柱侧弯数量 / 例占比 /%
男性29651.48
女性27948.52
χ² 值----113.550
P 值----<0.001
2.3 不同年级脊柱侧弯情况
30339 名中小学生接受检查,其中小学检查人数 14477 名,有效检查人数 14334 名;初中检查人数 7612 名,有效检查人数 7541 名;普通高中检查人数 7725 名,有效检查人数 7666 名;职业高中检查人数 525 名,有效检查人数 481 名。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共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小学 133 例(23.13%)、初中 212 例(36.87%)、普通高中 216 例(37.57%)、职业高中 14 例(2.43%)。不同年级脊柱侧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年级检查数量 / 人有效数量 / 人脊柱侧弯数量 / 例占比 /%
小学144771433413323.13
初中7612754121236.87
普通高中7725766621637.57
职业高中525481142.43
χ² 值------------142.386
P 值------------<0.001
2.4 不同地区脊柱侧弯情况
30339 名中小学生接受检查,包括武宁县检查人数 2378 名,有效检查人数 2371 名;庐山市检查人数 2350 名,有效检查人数 2350 名;湖口县检查人数 2185 名,有效检查人数 2184 名;修水县检查人数 2471 名,有效检查人数 2471 名;彭泽县检查人数 2163 名,有效检查人数 2163 名;都昌县检查人数 2483 名,有效检查人数 2483 名;德安县检查人数 2228 名,有效检查人数 2228 名;柴桑区检查人数 2648 名,有效检查人数 2339 名;永修县检查人数 2184 名,有效检查人数 2184 名;浔阳区检查人数 2291 名,有效检查人数 2291 名;共青城市检查人数 2121 名,有效检查人数 2121 名;濂溪区检查人数 2578 名,有效检查人数 2578 名;瑞昌市检查人数 2259 名,有效检查人数 2259 名。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中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濂溪区检出 192 例(33.39%),占比最高;修水县检出 138 例(24.00%),浔阳区检出 63 例(10.96%),德安县检出 57 例(9.91%),占比较高。不同地区脊柱侧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地区脊柱侧弯数量 / 例占比 /%
武宁县40.70
庐山市00
湖口县20.35
修水县13824.00
彭泽县274.70
都昌县122.09
德安县579.91
柴桑区132.26
永修县264.52
浔阳区6310.96
共青城市30.52
濂溪区19233.39
瑞昌市386.61
χ² 值----831.273
P 值----<0.001
3 讨论
脊柱作为维持人体躯干平衡的重要骨骼结构,具有支撑身体、保护神经及维持生理弯曲等多种作用。一旦脊柱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机体疼痛及运动障碍,还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运行。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病变,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脊柱侧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外观,还可能对其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损害神经系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脊柱侧弯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重视。学生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若脊柱侧弯未能及时发现,则会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进行手术治疗,增加患儿痛苦及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需于中小学生群体内定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工作,以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控制,避免脊柱侧弯带来的危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30339 名中小学生接受检查,有效检查 30022 名,脊柱侧弯检出 575 例,占比为 1.92%(575/30022),其中脊柱侧弯 Ⅰ 级 156 例、Ⅱ 级 193 例、Ⅲ 级 226 例,提示九江地区整体脊柱侧弯检出率尚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李芳等研究指出,受限于测量方法技术水平及调查对象等不同,各地青少年儿童脊柱弯曲异常的检出率为 1.17%~12.47%。本研究脊柱侧弯检出率为 1.92%,相比之下,九江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治工作重视程度较高,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全面开展学校脊柱侧弯群体预防,故检出率相对较低。检出的脊柱侧弯群体中 Ⅲ 级占比较高,需高度重视,该类群体可能出现脊柱形态畸形,影响患儿呼吸功能及内脏器官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中共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男性 296 例(51.48%)、女性 279 例(48.52%),提示男性群体的脊柱侧弯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分析原因,可能与男性群体的日常活动及运动习惯有关。男性群体未能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等,故增加脊柱侧弯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中共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小学 133 例(23.13%)、初中 212 例(36.87%)、普通高中 216 例(37.57%)、职业高中 14 例(2.43%),提示普通高中及初中学生脊柱侧弯风险高。分析原因,初中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身高增长迅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可能不同步,会增加脊柱侧弯风险。该阶段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负担重,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如弯腰驼背、伏案过久,容易导致脊柱受力不均,增加颈椎及胸椎压力,诱发脊柱侧弯。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用于运动和锻炼的时间可能相对小学或职业高中减少,肌肉得不到充分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薄弱,难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稳定性,也会增加脊柱侧弯风险。该阶段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不良的情绪状态有时会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表现出来,长期的不良姿势可能诱发脊柱侧弯。本研究结果显示,30022 名有效检查的学生中共检出 575 例脊柱侧弯,其中濂溪区检出 192 例(33.39%),占比最高;修水县 138 例(24.00%)、浔阳区 63 例(10.96%)、德安县 57 例(9.91%),占比较高。濂溪区为九江市中小学生检出脊柱侧弯最高的地区,需加以重视。
九江市需强化脊柱侧弯防治工作,尤其对于濂溪区等脊柱侧弯检出占比高的地区,需着重开展脊柱侧弯宣传工作,并落实早期筛查工作,以便于早发现、早干预。(1)定期筛查。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的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及早发现问题。(2)健康教育。开展脊柱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脊柱侧弯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并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脊柱健康的重要性。(3)体育锻炼。增加体育课的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运动,如游泳、体操、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推广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同时,可增加一些针对脊柱的伸展运动。(4)姿势纠正。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读写姿势,桌椅高度要适合学生身高;家长需关注孩子坐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或侧卧玩手机。
综上所述,九江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整体发病率较低,脊柱侧弯主要发生于濂溪区等部分县(区),需加强疾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开展全面早期筛查,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推荐阅读:关于脊柱侧弯方向优秀论文选题参考50个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