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关注
sci论文投稿
发表

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肝郁大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

分类:SCI论文 时间:2013-10-23 热度:74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可能存在的脂类代谢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法结合Ccl4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制造围绝经期抑郁症肝郁大鼠模型,西 药组、中药组反证治疗,评价模型。电针组选用百会、肝俞、三阴交、足三里进行治疗,检测血清HDL水平。结果:电针可通过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的功效来提高 血清HDL水平,从而达到调节人体脂类代谢的作用

  【关键词】 电针;高密度脂蛋白;肝郁;动物模型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围绝经期抑郁症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临床以焦虑、紧张、烦躁、不安、压抑、情绪低落等为主要症状的 情感性精神障碍。严重者可有疑病、妄想、自罪、嫉妒、情绪冷淡等表现,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近年来,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逐渐发展,人们对围绝经 期抑郁症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统计表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不仅如此,围绝经期抑郁症由于患者自身特定的生理环境影响, 症状多样,病机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对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关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由于药物治疗多针对单靶 点,如雌激素、5-羟色胺(5-HT)再摄取等,长期应用会产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选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心身 同治的优点[1],但目前对针灸介入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的机制尚未明晰。近年研究发现[2],脂质代谢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密切联系。国外 出现了一些血清脂质成分的变化可能与自杀、抑郁症和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报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可降低胆固醇酯的形成,或伴随着反向胆固醇运输障 碍,后者可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因此,本研究选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结合Ccl4皮下注射制造围绝经期抑郁症肝郁大鼠动物模型,来探讨电针改善围绝经期抑 郁症脂类代谢方面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选取80只SPF级11-13月龄的自然围绝经期雌性SD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体重为260-471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组 前进行阴道涂片检验,出现无规律动情周期的归为围绝经期大鼠,并进行旷场实验,评分相近73的列入实验,(淘汰7只大鼠:阴道涂片出现规律动情期5只,评 分差异大2只)。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中药反证组、电针组和西药反证组,选取20只SPF级3-4月龄雌性SD大鼠作为青年组,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

  1.1.2 实验试剂及器材

  0.9%氯化钠注射液(沈阳北方制药厂);氯丙咪嗪 (恩华药业集团徐州第三制药厂);100%CCL4溶液(沈阳市新化试剂厂);花生油(山东鲁花集团);逍遥丸(北京同仁堂药业);75%医用酒精;5% 醋酸溶液;5-羟色胺 (美国ADL公司);HDL (美国ADL公司);G-6805-2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28号1寸不锈钢针灸针(华佗牌苏州医疗器械);旷场实验箱(自制:800cm× 80cm×40cm,并将旷场等分为25小格)。

  1.2 实验方法

  除青年组外,其余四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刺激法造模,同时腹部皮下注射4%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造肝郁证候,中药反证组灌服逍遥丸水溶液,西药反证 组灌服氯丙咪嗪灌胃5mg/kg/d,电针组选取百会、三阴交、足三里、肝俞、肾俞进行反证治疗。实验第29天运用旷场实验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青年组进 行相应的假刺激。第29天各组大鼠处死,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5-HT,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记录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记录大鼠Open-field运动3min。实验第29天模型组大鼠与青年组比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与电针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与中药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与西药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大鼠垂直运动与电针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大鼠垂直运动与中药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垂直运动与西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1 旷场实验大鼠水平垂直活动比较

  2.2 大鼠5-HT结果

  模型组血清5-HT含量分别与青年组、中药组、西药组、电针组进行比较,显著低于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血 清HDL含量分别与青年组、中药组、西药组、电针组进行比较,显著低于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9、图1。表2 高密度脂 蛋白(HDL)与5-羟色胺(5-HT)测定图8 HDL各组检测结果柱状图

  3 分析讨论

  脂质代谢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关系十分密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有关[3]。Maes M[1]等通过对28例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检查发现重大抑郁症和抑郁症自杀行为者出现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由抑郁症和免疫/炎症反应导 致,并出现胆固醇从身体组织反向运输到肝脏的损害。许明智[4]等通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6例抑郁症和36名健康对照组后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胆固醇和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可能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有关。高芳[5]通过保肝利胆、疏肝解郁的栀子豉汤对抑郁大鼠模型治疗,有效的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 蛋白含量,说明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中医的肝郁证候有着一定的联系,也体现了中医证候的肝郁和抑郁症之间的密切联系。高密度脂蛋白与肝的疏泄、脾的运化功 能关系密切,杨丽蓉[6]在对围绝经期妇女常见证候要素分析后发现,围绝经期妇女血脂代谢出现异常。刘江杰[7]在电针对慢性复合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研究中 采用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发现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海马的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在本实验中,通过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结合ccl4皮下注射造模,以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咪嗪,中医经典疏肝解郁方剂逍遥丸为反证药物组,验证动物模 型。结果显示,中药反证组与西药反证组旷场实验水平及5-HT、HDL均高于模型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模型的复制与围绝经期抑郁症肝郁证候临床类 似。

  围绝经期抑郁症肝郁证候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机失调,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在中医学里属于气血津液病变,脂 类代谢属于水谷精微的变化,正常情况下的血脂中医学称为“清脂”,如果超过了正常范围,则称为“浊脂”。周领[3]认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病机在于由肝的 疏泄失常引发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杨牧祥[10]提出脂类代谢异常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孔令钧[11]总结张继东临床治疗脂类代谢异常提出,脂类 代谢异常为肾、肝、脾虚导致。本研究中模型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四组,说明了肝郁证候动物模型存在脂类代谢异常。《金匮要略》云:“夫治未 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气血津液可正常输布。如果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肝病及脾,影响脾的运化,必将导致气血津 液不能正常输布,生成“浊脂”引发脂类代谢的异常。因此,电针组采用百会、肝俞、足三里、三阴交进行治疗,百会、肝俞调畅气机,疏肝解郁[8],足三里、 三阴交相配,健脾、益气[9],防肝之传变。结果显示,电针组旷场实验评分、血清5-HT、血清HDL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此可 见,通过电针干预可以影响大鼠模型的脂类代谢,从而达到健脾益气、疏肝解郁、调畅情志、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国传.针刺治疗抑郁症3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06):30.

  [2] Maes M,Smith R,Christophe A,Vandoolaeghe E,etc.Lower serum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in major depression and in depressed men with serious suicidal attempts:relationship with immune-inflammatory markers[J].Acta Psychiatr Scand.1997 Mar;95(3):212-21.

  [3] 周领,雒云祥,张兰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6):4205-4207.

  [4] 许明智,郭新胜,陈佐明,等.抑郁症患者血清胆固醇、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水平及其意义[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03).

  [5] 高芳.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D].导师:黄海.福建中医学院.2007.

  [6] 杨丽蓉.围绝经期妇女常见证素与血液生化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04):20-21.

  [7] 刘江杰,田玉娥,陈莉,等.电针对慢性复合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对海马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12):35-37.

  [8] 罗本华,韩景献.百会穴升降气机作用验案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02):55-56.

  [9] 赵银龙.足三里、三阴交培土法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1):1997-1998.

  [10] 于文涛,李进龙,田元祥,等.杨牧祥教授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经验[J].河北中医,2006,28(3):165—166.

  [11] 孔令钧.张继东治疗高脂血症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108—110.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最新学术问答

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sci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