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业在临沂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整体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2003—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区位商(LQ)、集中系数(CC)、效率优势指数(EAI)和规模优势指数(SAI)对临沂市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集中度进行分析,并同其他桃主产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临沂市桃产业发展集中度高,桃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具有综合发展比较优势;但近几年发展呈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下降,表明临沂市桃产业集群竞争力开始下降,因此需要从优化桃种植结构、加强桃品牌建设等方面来构建临沂市桃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桃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桃产业;产业集群;集中度;竞争力
农业产业集群是从产业集群延伸分化出来的概念,是由农户、企业及市场等主体按照地区发展条件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组织模式,通过整合系统内部资源和专业化运营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高效化和规模化,其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等[1]。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素观点,主要代表学者有波特[2]的钻石模型,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产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外部机遇等关联因素;魏守华等[3]认为生产成本优势和区域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蔡宁等[4]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包括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之间关联性、生产要素及需求条件;刘友金[5]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决定因素取决于产业集群之间关联的质量。另一种是能力观点,主要代表学者有张辉[6]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对于区域资源利用的能力和规避不利发展因素的能力;李君华等[7]人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持续创新能力的体现;魏后凯[8]认为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是体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概括为某产业在特定区域内利用地方资源、技术、政策等要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规避风险且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主体。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徐志刚[9]建立了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种植业的地区优势进行了测量;李二玲等[1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产业绩群竞争力进行测量;曾光等[11]用结构方程(SEM)构建了测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张宗利[12]运用区位商法和GEMS模型对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测量。
本文选取临沂市桃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考虑到部分数据的不可得性及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简单的回归模型进行处理,因此本文借鉴徐志刚[9]、韩振兴等[23]方法先利用区位商和集中系数等指标对临沂市桃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进行测度,再利用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其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最终得出临沂市桃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发展建议。
1 临沂市桃产业发展概况
桃作为我国种植面积、产量世界第一的果品,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适应性强、投产早、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其果实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花可以观赏、核仁也可食用[13]。山东省是我国桃的主产区之一,其桃树种植面积、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14],其中临沂市桃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临沂市桃种植面积为5.51万hm2,占山东省总种植面积的42.38%,桃产量为178.72万t,占山东省总产量的49.02%,桃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是名副其实的产桃大市。
表1是临沂市2003年至今的桃产业发展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临沂市桃种植面积2003—2004年稳定增长,2004—2011年,种植面积一直呈下降状态,自2012年开始,种植面积稳定增长;虽然桃种植面积有波动,但整体产量一直呈现增长状态,说明临沂市桃的生产效率较高;此外,临沂市桃的种植面积、产量在山东省桃、水果所占比重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临沂市桃产业发展在本市及本省水果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 临沂市桃产业发展分析
2.1 自然条件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沂蒙山腹地,区域内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无霜期全年超过 210 d,土壤主要为棕壤、褐土,是我国落叶果树的最适栽培区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蜜桃产区[15]。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桃分布现状及其栽培特点,可划分成5个适栽区,其中华北平原桃区是桃最适栽培区域,也是最大的经济栽培区域[16]。从表2可以看出,临沂市属于暖温带桃亚区,气温、降水量、无霜期等自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桃的生长。因此,临沂市自2009 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以来,桃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类作物。
2.2 发展条件
临沂市桃果基地大、产量高,种植历史悠久,果农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加上温室促成栽培、冷库储藏以及桃种植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机会的增加,使得临沂市桃生产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17-18];随着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提升,充分保障了果品的内外品质,并打造了许多优质品牌:蒙阴县“蒙阴”,沂水县“雪山”、“悟河”、“唐王山”、“绿韵”、“富杨”,平邑县“武台”,兰山区“三和”、沂南县“浮来山”、临沭县“武状元”[19]等一系列优秀的桃品牌,在江浙沪桃果市场占据较高份额;近年来,临沂市桃产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果科所、山东农业大学及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浙大山东(临沂)农研院等机构加强合作交流,为当地桃树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提升临沂市桃的质量和种植效率。
3 临沂市桃产业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集中度是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且产业集中度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一方面在于临近企业由于区位因素缩短了竞争的过程,加速了新竞争者出现,原企业为获得市场优势,被迫进行技术改革、改进产品,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20];另一方面在于产业集中能够实现量的扩张,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成本上具有领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因此本文立足于临沂市桃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区位商与集中系数指标对桃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化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产业集群竞争力。
3.1 临沂市桃产业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主要是指特定產业或市场上少量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该产业或市场的支配程度,用以衡量特定产业或市场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21-22]。因此本文在描述产业集群的集中度时,借鉴韩振兴等[23-25]方法,运用区位商(Local Quotient,LQ)和集中系数(Coefficient of Concentration,CC)进行衡量。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