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关注
sci论文投稿
发表

浅谈沥青路面各种病害及处治方法

分类:自动化 时间:2012-06-29 热度:368

  摘要:本文从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目前的养护状态,对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各种病害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原因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养护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病害;对策

  1、 前言

  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小、便于养护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道路路面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环境、气候条件、结构设计、交通量、超限车辆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病害,诸如坑槽、拥包、网裂额松散为表现形态的各种病害,严重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品质及使用寿命,给养护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随着越来越多的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如何采取经济、高效、合理的养护手段减少各类病害的发生,恢复路面的结构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是摆在公路管理与养护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2、 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1 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常采取被动养护方式,即在公路病害到一定程度,影响使用功能时,才开始修补。对于沥青路面的病害一般只采取表层处理,如稀浆封层、罩面、铣刨面层再修补等,往往不能做到对症下药。

  经过分析我区公路沥青路面历年养护中维修各种病害占总维修数量的比例,可以看出,沉陷、纵缝、网裂、坑槽几乎是历年养护维修的主要对象。这表明,这四种病害的确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不表明其他类型的病害,如横缝,就很少或者对路面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为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科学的分类,这是进行正确养护的前提。当然,起真正目的是为了使决策者能准确把握病害产生的原因,力求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就能够遏制病害的发展,减少由于病害治理不及时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但是由于在车轮荷载与其他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下,路面的病害乃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破坏现象,它不但取决于路面材料的结构组成、性能和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同时荷载的作用特征、时间、大小等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路面病害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有车辙的地方常常伴有龟裂金和沉陷等病害,在这种情况下对病害进行归类时技术人员的判断依据一般是经验或者感觉,因此随意性太大,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地方的病害往往有截然不同的描述,这对及时合理地采取养护维修措施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2.2养护对策

  为了对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根据边上表中的病害分类及其原因,本文对相应的养护对策进行简述如下。

  2.2.1裂缝类的处治

  (1)据调查,沥青路面裂缝大部分是因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对行车及路面结构影响不大,养护时可根据裂缝宽度相应封闭裂缝防水即可。缝宽在6mm以内,可先用铁刷子将裂缝刷干净,必要时可用空气压缩机对裂缝吹,然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封堵,防止水的渗透;缝宽大于6mm,可采用炒办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混凝土混合料填充、捣实、烙铁封口、撒砂扫匀,也可以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封堵。

  (2)对于路面裂缝面积比较集中,但无明显变形,可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热沥青封层罩面,当然裂缝较严重时可先铺设土工布,再在其上进行热沥青封层罩面。

  (3)对于路面基层或路基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裂缝,一般根据基层的破坏和路基的实际情况,采用挖补法先治理基层、路基的病害,密实稳定后,再处治面层。

  2.2.2松散类得处治

  (1)对于由沥青结合料散失或脱落,集料之间失去粘结力而出现松散、掉粒等现象,当松散的面积较小时,可以考虑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的方法;而当面积较大时,应考虑进行乳化沥青封层,或者铣刨一定厚度的面层,重新铺筑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

  (2)对于由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路面形成较大的坑槽或者大片相互连接的坑槽,先将原有的破损基层挖除,清除干净基层底面上存在的软弱夹层,并超挖5-10cm,再用与原有基层相同的材料或强度和水稳性更好的材料对基层进行修补。修补时应注意在原基层与新基层相接处涂刷水泥浆或其他粘合材料,并分层夯实。如果急于开放交通,可以采用掺加超早强修补剂的水泥稳定碎石或贫混凝土对基层进行修补。为防止水渗入,面层应该比基层每边多挖约10cm。基层顶面撒透层油并做防水层,在新面层与旧面层相接处涂热沥青后,再铺筑热沥青混凝土即可。

  (3)对于仅面层有坑槽时,可根据“圆洞方补”的原则,利用切缝机、液压镐等设备凿除病害面层,使维修面成矩形,四周同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再将病害实际范围向四周扩大30cm,当处理层次超过一层时,要分层凿除,各层的凿除面要形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cm);及时处理坑槽底面病害和坑槽内的松散料,当坑槽内有水时,用干布吸干,尽量不要残留流动水;喷洒乳化沥青或热沥青,再填筑沥青混合料,一般按2-3cm厚度进行分层铺筑,然后用小型平板夯配合小型手扶式钢轮压路机压实,必要时用小榔头对周边进行斜侧向夯击。

  2.3.3变形类的处治

  引起路面的车辙、沉陷、波浪或拥包等变形类病害的因素很多,其中面层、基层强度不足及渠化交通使行车道路面产生疲劳是产生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另外,车辆荷载、高温及水等因素,也是路面出现此类病害的重要原因。

  针对此类病害,应结合调查数据及现场取芯分析,采取有效的维修对策;维修的宗旨是把破损的路面从上到下,从面层到基层逐层修理,使面层和基层的强度达到原有设计标准,彻底根治病害,恢复路面正常行驶功能。

  (1)对面层结构破损路段:先用铣刨机铣刨上、中面层(及下面层)并清除,再浇洒0.4-0.6kg/m2 (0.8-1.0 kg/m2)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然后分层铺筑及碾压沥青混凝土面层。破损涉及中面层时进行二层维修,下面层破坏的路段进行三层维修。

  (2)对基层结构破损路段:先铣刨面层、基层并清除,再在底基层上加铺20-25cm水泥稳定或沥青碎石,浇洒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然后分层铺筑及碾压沥青混凝土面层。

  (3)对土基结构破损路段:往往会引发路基沉陷且连带路面一起破坏,应先挖出破坏的土基,再设置垫层及底基层(可以采用15-35cm的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稳定粒料),原路面与基层的处理同上述方法,修补基层,重铺面层。

  2.3.4其他类的处治

  (1)对于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过大,或高温季节的雨水侵入沥青混合料内部,而沥青与矿料粘结力不足,沥青会从集料表面剥落并向上移动,而导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出现泛油的现象,可以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或铣刨表面层后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或SMA混合料进行罩面处理。

  (2)对于集料抗磨性能差,或抗滑层组成设计不合理,使得面层磨光而导致路表抗滑能力不足,可以铣刨机直接恢复其表面粗糙度,或者采用拌和法或层铺法施工的单层表面处治,也可以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结语

  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公路养护部门,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养护技术水平,认清沥青路面病害发生的本质,从养护管理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治,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路面大修提前,并节约养护资金。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王西安,浅析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安徽建筑,2006第五期;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最新学术问答

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sci期刊目录